本文目录一览:
- 1、那个让人头疼的熊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 2、大学生挖漏洞年薪超20万做的是什么?
- 3、河南70后男人,创建杀毒软件,与雷军竞争,如今身家1223亿
- 4、周鸿祎:在中国实现财富自由并不难,挣一千万很难吗?
那个让人头疼的熊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文雷文涛主播杨枪枪
那个让人头疼的熊孩子,后来怎么样了?.mp3
17:08
来自有书共读
2015年,耶鲁大学有位任职24年的教授出了一本书。自面世起,这本书就在美国社会引起广泛热议,迅速成为各大媒体追捧的话题,在国内也被众多媒体竞相报道。
这本书叫《优秀的绵羊》,作者认为,美国精英教育已经陷入误区,而相比之下,很多非藤校的学生,却能在人生道路上攻城掠地,在各方面成就自己。
老师和家长们大都希望孩子们聪明乖巧,安分守己,考入名校,走向人生巅峰。可是如果家里有个聪明但是从不安于做“绵羊”的孩子,会是一种什么体验?
曾经就有过这样一个“熊孩子”,聪明到总能考高分甚至跳级,但从来不在课堂上好好听课,经常恶作剧:
借了同学橡皮,还的时候切成碎末吹同学一脸;
抓了小水蛇放在同学的铅笔盒里,直接吓晕了同学,班里大乱,不得不停课;
经常抓坏同学衣服,每次都得带回家让妈妈缝补;
从初中就经常打架斗殴,家长经常被叫到学校……
这个“熊孩子”最终也考入了名校,却始终没有变成“优秀的绵羊”。
多年以后回首自己的成长,他决定把这些经历写下来,供很多对自家“熊孩子”头疼不已的家长参考。
于是就有了《颠覆者》。作者就是周鸿祎。
我们身边的很多熊孩子,有的选择了去南方打工,有的选择了接受命运,不再犯浑,而周鸿祎,却把这股子熊孩子的劲头带进了互联网。
作为互联网领域的颠覆者,他重新定义了“微创新”,提出从细微之处着手,通过聚焦战略,以持续的创新,最终改变市场格局。
有书“进化者”第一期有幸请到了周鸿祎,近距离探讨一个从小就让老师家长都头疼的少年,如何成长为颠覆互联网的巨头。
倔强的好奇心
访谈中,周鸿祎反复提到的一个词就是:好奇。
一个人做事,往往会有很多的驱动力。虚荣心的驱动,利益的驱动,还有一种,就是好奇心的驱动。
周鸿祎在初中阶段,是出了名的“学渣学霸”混合体。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不屑一顾,而对自己喜欢的食物,却充满了好奇。
他是个出了名的“好奇宝宝”,从他知道计算机开始,世界仿佛打开了另一扇神奇的大门。初中阶段他就自学了专为计算机初学者设计的Basic语言,他还求家人为他订了《少儿计算机报》。
从那时起,他就明确了自己的理想:做一辈子的电脑软件开发,做一款可以改变世界的产品。
少年时代养成的习惯往往受用终生。而少年时代被启蒙的好奇心,以及由好奇心驱动的远大理想,最有希望变成一生的追求。
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周鸿祎分享了一个经验:
“培养孩子不仅是在小的时候,而且是长大以后能保持好奇心。大家谈创业的激情,对新事物的热情,我认为都是基于好奇心,正因为小孩的这个好奇心,所以小孩才能成长,但是我们很多人到成年人以后反而失去了好奇心,就是失去了这种激情和热情。”
无独有偶,另一位卓越的终身学习者,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他称自己是“永远好奇的老男孩”:“好奇心是一个让人类走得更远的重要驱动力,自由与创造则是生命不竭的动力。”
划时代的发明创造、颠覆性的商业模式,这些在诞生之初,往往被人视为异想天开。而这些“异想天开”的背后,都有一颗倔强的好奇心:我一定要试试,这么做,会怎么样?
于是就有了亨利福特的汽车、莱特兄弟的飞机、盛田昭夫的索尼随身听、乔布斯的苹果、马斯克的特斯拉……
如果你的“熊孩子”依然对世界保持着强烈的好奇,那他应该感谢作为父母的你,一直保护着他的“好奇心”。
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
从自学Basic语言开始,周鸿祎就展现了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
他第一次用电脑编程软件赚钱,可以追溯到30年前,他设计的算命小软件每天能赚100多元。
那是1987年,月平均工资水平才100多块,而周鸿祎刚高中毕业。
同样从少年时代就自学了Basic语言的,还有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他学会之后就做了一款游戏Blastar,卖了500美元。那年他只有12岁。
周鸿祎的自我学习能力延伸到了创业阶段,也影响了他的创业观。
“这也是我今天跟很多年轻人讲,我们能不能不把创业狭义地定义成我一定要自己开公司、自己当老板,如果这才是创业的话,大部分的创业一定会是失败的。
如果说创业是一个梦想,我把这个创业的梦想分解成很多的小目标,第一个目标可能要学习如何创业,我应该加入到别人的公司里可以好好积累经验,积累人脉,积累资源,甚至包括你积累自己的见识,对行业的理解、判断力,所有的这些能力都是需要积累和学习的。”
抱着学习的心态,1995年,25岁的周鸿祎去了北大方正。他并没有把这段经历看成是找工作,而是“看成是到当时中国最大也是最好的一家软件公司去学习,看看别人怎么做软件的,看看别人怎么做公司的”。
这段经历对他影响非常大,“没有方正的这种学习,就没有我后来的创业”。
自我学习能力是贯穿周鸿祎成长始终的,这也是他要分享给有书家长书友们的第二点经验:
“在好奇心驱动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什么是自我学习的能力?就是我学习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完成老师或者学校里的任务,而是说我喜欢这个东西,我自己愿意去看书,所以这种主动学习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图片来源:IT大佬
终生阅读的习惯
与自我学习能力相辅相成的,就是终生阅读的习惯。
周鸿祎对孩子的教育,除了保持好奇心,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爱看书的习惯一旦养成,会终生受益。周鸿祎分享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文中分析了想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对父母会有什么要求。
这个要求不是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不是一定要把孩子放到好学校,不是一定要住学习氛围很浓的学区房,也不是父母每天晚上坚持给孩子讲故事。
想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唯一的答案竟然是:父母自己爱读书,然后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周鸿祎从一年级开始就可以独立阅读了,他看书多且快是公认的。他经常买书送给员工或者发邮件给员工推荐书,访谈中对很多书也是信手拈来。他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飞机上看完一本书,看完后就扔掉。
他强调了一个观点:“今天我们的父母和学校在教育小孩子的时候,应该培养他们不是那么功利的目标,如果太功利的目标,其实会把人毁掉的。”
对周鸿祎影响最深远的一本书,必须是30多年前出版的《硅谷热》。
1990年,周鸿祎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就读了一遍《硅谷热》,研究生期间他又买了一本,把这本书当成自己的圣经。
他的《我的互联网方法论》多次提及这本书,在不长的自序中就出现了两次。
“那本书里讲的是硅谷的创业故事,但你能感受到的更多的是那种典型的硅谷气质,就是一帮毛头小伙子,想做一个产品,不管三七二十一,在屋子里车库里就敢干。苹果、微软、英特尔,这些今天的大公司,刚创业的时候都是凭借一种混不吝的劲儿冲起来的。他们通过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产品改变了上亿人的生活,同时自己也赚取财富,实现了财务自由。”
这本标价1.9元人民币的老书,影响了包括周鸿祎和雷军在内的一代中国互联网人,新浪创始人王志东也说过,这本书给他后来的职业生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最打动他们的,是书中深深扎根在硅谷的创业精神,那种从一无所有的条件中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点石成金”的能力。
这样的硅谷情结至今依然激荡在互联网人的血液之中。
正确的取舍
2017年7月27日,《人民想念周鸿祎》一文突然火了,文中有段话广为流传:
“……中国互联网过去两年越来越无趣了,挺好的创业者,最后都被环境塑造成了风口上的骗子。没人说真话,没人敢说真话,不怀念你还能怀念谁。”
周鸿祎回复道:“其实我知道,大家也不是想念我,是想念讲真话的人,是想念挑战者,也是想念互联网的炮火声。”
访谈中,周鸿祎对这段经历有个很有趣的比喻,“我年轻的时候承担了一个挑战者的身份,有时候是被动的,就像有一个故事:有一帮人围在鳄鱼池,突然有一个人跳下去飞快地游到对岸,大家都觉得这个年轻人很勇敢,这个年轻人站起来说,谁把我推下去的!?
所以我觉得我是被巨头压得没办法,被逼无奈,并不是说每个人天生就想去挑战别人,就是刺头,我觉得这是误解。”
想念周鸿祎,在周鸿祎本人看来,“只是在呼唤一种精神,比如说颠覆式创新的精神,这种敢于挑战巨头的精神,这种敢于说不的精神。”
2008年,周鸿祎宣布360杀毒软件永久免费。对他来说,每一次的颠覆式创新,都是建立在正确价值观基础上做出的最大取舍。
而这个价值观的基础就是:是否对用户好。
《颠覆者》这本书,就是希望“能够把这种思想和价值观传递给中国更多的年轻人”,因为“你要相信中国是有很多年轻一代,他们比我们更聪明,他们比我们更有体力,比我们更有时间,因为他们更年轻,更了解市场,如果能把颠覆式创新、不断的自我颠覆、打破垄断的精神传递给他们,这个对我来说是更有价值的。”
“熊孩子”的崛起
从1998年“3721”公司的成立,到2017年360成功借壳上市,周鸿祎用了19年。
这位在巨头环伺的互联网界,突出重围,找到属于自己发展道路的“红衣教主”,用他的成长,诠释了什么才叫“颠覆者”。
始终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以及终生阅读的习惯,能够顶着巨大压力做出正确的取舍,并把所有这些特质发挥到极致。
然后,我们就看到了今天的周鸿祎。
这位曾颠覆互联网的“斗士”,人民想念的周鸿祎,仍然保持着终身学习,仍然保持着好奇心,战斗在互联网的第一线,致力于保卫亿万用户的网络安全。
我们期待着周鸿祎的下一次颠覆。
大学生挖漏洞年薪超20万做的是什么?
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在网站上或者软件里寻找漏洞然后反馈。
在2月23日举行的360安全应急响应中心(360SRC)年度颁奖典礼上,排名第一的白帽子y1ng就是一名21岁的大三学生,2016年他为360SRC报告漏洞获得了超过20万元的现金奖励。如果再算上其他互联网公司提供的漏洞奖金,y1ng挖漏洞的收入远不止这些。
周鸿祎表示,任何产品都无法避免漏洞,企业只有秉着开放的态度,和安全研究人员合作,才能及时消除隐患,让用户得到更安全的服务。360SRC自成立至今,吸引了上千名白帽黑客的入驻,共同帮助360完善产品安全机制,保护6亿PC端用户和7亿移动端用户的安全。
网络漏洞:一个较为通俗的网络漏洞的描述性定义是:存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可能对系统中的组成和数据造成损害的一切因素。网络漏洞是在硬件、软件、协议的具体实现或系统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从而可以使攻击者能够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访问或破坏系统。具体举例来说,比如在IntelPentium芯片中存在的逻辑错误,在Sendmail早期版本中的编程错误,在NFS协议中认证方式上的弱点,在Unix系统管理员设置匿名Ftp服务时配置不当的问题都可能被攻击者使用,威胁到系统的安全。因而这些都可以认为是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
河南70后男人,创建杀毒软件,与雷军竞争,如今身家1223亿
之前,曾高调宣称自己绝对不看好元宇宙的周鸿祎,如今被自己打脸了。
最近,周鸿祎推出一款元宇宙产品,还将价值千万的“n.cn”域名作为官网。
这“红衣教主”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
不过,这也符合他的作风,不按常理出牌。
在互联网商业领域,他绝对是一个另类的存在,那张嘴得罪过不少人。
跟马化腾大战3年,与李彦宏、雷军交锋二十年。
同时刘强东、阿里马云也没逃过他的毒嘴。
凭“一己之嘴”得罪完互联网的大佬们,他还真是第一人,自此被贴上“好斗”标签。
提到他的名字,就得先说他的衣服。
只要出席公众场合,他总喜欢穿一件红色上衣,被称“红衣教主”,引来众多猜想和询问。
为此,他已不止一次向外界解释原因:
“自己从小到大名字老被人叫错,正好红衣是自己名字的谐音,可以起到提示的作用。”
在一次采访当中,主持人问他,如果演讲时有人突然冲上台,拿水泼他,他要怎么办?
周鸿祎直接表示别人没机会靠近,若有人非要上前,就直接按倒或者踢倒在地。
不得不说,这个回答很周鸿祎,坚决直率不留余地。
在商业领域叱咤风云的他,同样也不给他人攻占自己领地的机会。
在互联网这个大江湖中,曾经的周鸿祎就像一个战士,浑身上下充满着攻击性。
哪怕四处树敌也要勇往直前,去不断征服,抵达属于自己的领地。
从最初的“网毒”制造者到后来免费杀毒软件的推广者,在过去的创业路上,周鸿祎总是不按常理出牌。
要看懂他的独特创业之旅,不妨来看一看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人生就是一场创业,需要颠覆式创新。我们要颠覆自我、拒绝平庸,突破阶层固化。”
他就是互联网领域的颠覆者,敢于去打破,勇于去新生,持续从荆棘丛生的商业之林中突围而出,踏出一条独属他自己的创业之路。
1970年,周鸿祎出生在河南,妥妥的70后,童年生活相当幸福。
父母都在测绘局上班,生活有保障,衣食无忧。
但平时父母工作忙,没时间搭理儿子,周鸿祎一直处于被放养的状态。
他们对他的唯一要求就是,好好学习、不惹麻烦,就万事大吉了。
关于好好学习这点,周鸿祎完成得不错。
小学一年级那会,周鸿祎已经能完成三年级的试卷,识字阅读能力更是遥遥领先同龄人。
虽然学业不错,但他却算不上是一个好学生,甚至还被评为“熊孩子”之列。
因为除了学习,其他方面真的是差强人意。
上课说话做小动作;
在课本上给老师画猪头;
偷偷搞断老师教鞭;
被罚站还对全班同学耍鬼脸;
经常扰乱课堂秩序,气得老师直怒吼。
跟同学相处,一言不合就开战,学校打群架的江湖里总少不了他瘦弱的身影。
“我小时候就喜欢跟人打架,老是打不赢,但是坚决要跟人打。”
每次打完架,不是撕碎同学的衣服,就是扯烂对方的书包。
他打完架心情舒畅了,可母亲却要帮他“擦屁股”。
母亲需要加班给同学补衣服、修书包,给对方赔礼道歉。
对于儿子的行为,她既生气又无可奈何。
有一次,周鸿祎作文比赛获奖,奖品是一个灰色书包。
可当他背着书包回家时,母亲看到后脸色大变,以为他又把谁的书包抓烂了。
幸好嘴巴比母亲的棍子快一步,跟母亲解释清楚,否则少不了一顿毒打。
可以说,小时候的他简直就是一个麻烦制造者,让家长和老师都不能省心。
后来回忆起来,周鸿祎也说自己从来不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不懂得讨好老师和领导。
尽管如此,行为上有些叛逆且另类的他都算不上是一个真“学渣”。
他的学习成绩始终不错,动手能力也很强,还养成了非常好的阅读习惯。
很小的时候,他就能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小玩具。
一个个金属插片,经他的手,立马变成车子、房子。
对于阅读,周鸿祎更是乐此不疲。
小小年纪便阅读了很多中外经典读物,其中就包括四大名著。
也恰恰是因为阅读,让他意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兴趣。
上初中的时候,爸爸的公司开始引入计算机管理,家里开始有了计算机编程方面的书。
于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周鸿祎经常翻看计算机编程入门书籍。
小小的他虽然还不能完全揣摩出书中的意思,但他对计算机愈发感兴趣。
当得知《少儿计算机报》在1985创刊发行时,他便第一时间让家里订了一份。
每收到一份,他就被计算机世界深深吸引。
歌德说: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
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后,周鸿祎便早早确立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在高中一次关于理想的班会上,周鸿祎便明确表示计算机行业就是他毕生要从事的事业:
“我这辈子就要做一个电脑软件开发者,做一款产品,改变世界。”
调皮捣蛋爱挑事,热爱阅读,在别人看来天壤之别的评价,却在周鸿祎一个人的身上完美结合。
少年时候就能知道自己这一生要干什么的人,真的很少,周鸿祎无疑是幸运的。
对于计算机的热爱,让他在成年之前就清楚自己来这个世界的使命。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让理想照进现实。
当16岁的周鸿祎第一次在电脑课上亲手摸到计算机的时候,内心的狂喜可想而知。
整堂上机课,他完全没有听老师的讲解。
而是专注在早早写好的程序输入当中,就连下课还是被老师拎出去的。
课余,他会抓住一切能上机的机会,去练习自己编写的程序。
在计算机上投入越多,就越对那个世界充满向往。
高考还没到来,他便打定主意上大学就要学习计算机专业。
为了能被保送名校,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周鸿祎甚至放弃暑假和家人一同出游的机会,两个月时间待在家里筹备物理竞赛考试。
然而,还是没有如他所愿,保送名额与他失之交臂。
周鸿祎一下子陷入自我怀疑中,整天郁郁寡欢。
后来,老师实在看不过去,帮他向大学写了推荐信。
华南工学院第一时间向他发送录取通知书,爸妈知道后非常高兴。
可“食品工业系”不是他的所爱,他无法接受这样的录取。
好在命运又给他开了一扇窗,西安交通大学随后也向他伸去了橄榄枝,专业就是他心仪的计算机专业。
这次他没有犹豫,而是选择牢牢接住。
刚进入大学的他,依旧不改本性,在一次打架中,差点被学校开除学籍不说,还被抢光身上所有积蓄。
因为不敢跟父母说,就开始自己想办法挣钱。
他摆摊卖高考参考书,靠着那张能说会道的嘴,很快就将钱赚回来了。
卖完书后,他又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做起了计算机的生意,赚到了不少钱。
在两次小生意中尝到甜头的他,对于商业的兴趣和信心更浓厚了。
大三时在火车上无意中读到的《硅谷热》,更是坚定了他要开计算机公司的决心。
在那个计算机还不普及的年代,为了琢磨计算机程序,周鸿祎经常冒险逃课,跑去学校机房蹭机。
在一次上机中,他竟然攻破了学校的计算机系统,致使整个计算中心的电脑瘫痪。
惶恐不安的他主动找老师坦白,念在他是初犯,老师并没有为难他,只是让他写了一个书面说明就完事了。
经历那次小小“黑客”体验,他一定还没想到,有朝一日他会成为互联网安全领域的捍卫者。
从大学学习到研究生学习期间,他从未松懈过对计算机知识的狂热汲取,也没有放弃过这方面的创业实践。
对于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便一头扎进去。
保送到研究院学习管理没多久,他便决定要做一块能清除计算机病毒的反病毒卡。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缺少电脑这个硬件支持下,反毒卡的研制之路并没那么容易。
他只能继续抓住一切机会去蹭学校里的电脑,昏天暗地进行产品测试。
他把那段时间的自己称作是“计算机疯子”。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反毒卡终于研制成功,并在一次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自此,他的第一次正式创业之门打开。
然而,在没有充分市场经验积累的情况下,创业推广自己的反毒卡无疑是难上加难。
但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先后敲开瑞星、联想公司的大门,结果都无功而返。
被迫无奈之下,他只好走上招代理销售之路。
结果,因为成本限制无法及时做产品升级,用户体验不好,最终导致他的反毒卡创业项目流产了。
但品尝到失败滋味的他,创业梦想并没有被浇灭。
经过不断反思之后,很快他便踏上二次创业的征程,卖平面设计系统。
为了筹备创始启动资金,周鸿祎不惜卖掉一次创意比赛中赢来的250摩托车。
可是,在这次创业中,周鸿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很快就将积蓄花光了,还因此背上巨债。
接连两次创业的失败,他多少会有些心灰意冷之感。
第二次创业失败,恰恰是他硕士毕业那年。
现实的残酷捶打,让他对世界多了份敬畏,最终决定重回学校写论文拿文凭。
1995年大年初二,在外漂泊一年的他早早便回到学校,给自己的导师写了份认错检查。
导师并没有批评他无法无天玩“失踪”,只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在你们这些人里,小周将来可能最有出息。
他的思维方式和正常人不一样,将来,他要么就是最失败的那个人,要么就是大获成功。”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这句话,不得不佩服导师慧眼独具。
导师的宽容,也给25岁处在创业低谷的他莫大的鼓励。
回校准备毕业期间,周鸿祎稍微安分了一点,一门心思扑在论文写作上,最终顺利通过毕业。
硕士毕业后的他,心底的创业初心依旧不改,不过这次他没有冲动,选择曲线救国。
1995年下半年,在面对读博学习、银行高薪工作的选择时,他毅然选择了去方正做一个底层程序员。
在当时的周鸿祎看来,工作不为什么,就是为了学习创业。
在方正工作期间,他掌握了大型服务器的编程,为他接下来再度创业打下基础。
学成就跑路,当周鸿祎意识到再也学不到新东西的时候,也就是他离开创业的契机。
那时候,中国的互联网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里面蕴藏着大量的机会。
从方正辞职的周鸿祎已经有了自己的创业方向。
这次创业他不再是单打独斗,与其一同的还有一块辞职的同事们。
五个人在北京郊区的居民房内创下了3721软件,随后又推出了3721中文网址。
然而,这个项目在运营过程还是遭遇资金困难,不得不寻求风险投资。
钱到位后,软件规模持续扩大,用户量大增,周鸿祎及其团队也相继获得更大的利益。
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节省宣传成本,周鸿祎开始通过制作插件来推广自己软件。
也正是因为这一举措,引来行业内争相效仿,用户深受捆绑插件之苦。
周鸿祎也因此背上了“流氓软件之父”的恶名,受到媒体的质疑和用户的指责,3721的名声大打折扣。
一边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竞争愈加激烈的大环境;
另一边是3721声誉受损发展受限的窘境,使得周鸿祎不得不去考虑合作。
经过一番奔波,不仅没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还让他陷入新的纷争,与竞争对手打官司。
合作不成还吃官司,周鸿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决定出售3721,雅虎成为最终选择。
任职期间,周鸿祎一度创造了有史以来最漂亮的成绩。
但身处雅虎,总归是寄人篱下,很多想法根本无法施展开来,只得选择离开。
2006年3月,周鸿祎创建奇虎公司。
重返互联网的他,已经突破原先自我,以一个行业颠覆者形象活跃起来。
“流氓软件支之父”的周鸿祎,竟然做起专门卸掉流氓软件的软件,而且还是免费的。
免费软件的诞生,一下子在互联网行业激起千层浪。
周鸿祎也成了杀毒软件创业者们的眼中钉,一时间被围剿打击。
面对各方面的宣战,周鸿祎都没有退缩,而是继续专心做免费杀毒软件推广。
赢得了用户的认可,市场占有率开始节节攀升。
在他经历的各种战斗之中,与马化腾的大战可以说惊心动魄。
马化腾新推出的软件,严重侵占周鸿祎的地盘。
他坐不住了,开始强势反击,公开叫板马化腾,推出隐私保护器。
一轮又一轮无硝烟战在两人之间不断打响,形势越来越紧张,甚至逼得周鸿祎不得不暂逃香港。
矛盾愈演愈烈,由此引发了中国互联网的“二选一”事件,用户只能选一个。
这场大战历时3年最终落幕,谁都没有成为真正的赢家,却推动了两家公司去做进一步的反思和纠正。
然而,走了个马化腾,后头又紧跟着雷军,周鸿祎应付完马化腾,转身又跟雷军杠上了。
两人在智能手机争斗,也没争出结果,之后又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狭路相逢。
在经历一场场战斗中,周鸿祎愈发成熟,他始终将用户利益至上作为自己发展理念。
“一切用户利益高于公司利益,赢得用户,这个公司才有价值。”
这句话是他用多次创业经验换来的,也是他大获成功的砝码。
这些年,除了带领守住互联网安全这块领地外,周鸿祎也没松懈在其他领域的开疆辟土。
2015年5月,周鸿祎进军金融。
2021年5月,宣布联合哪吒 汽车 造车。
2021年10月,进军直播平台……
直到现在,周鸿祎依旧从没停下脚步,不断去布局新领域,大胆去创新商业模式。
在此期间,他也不断遭到质疑。就拿投资造车来说,有人说他就是想跟雷军继续一较高低。
关于这点,他也曾向外透露自己跨界造车的初衷:
“我入局这个领域,源自一个巨大的冲动.
是因为我坚信,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结合,才能代表互联网下半场……”
在能够改变中国未来的巨大机会面前,不甘平庸的他绝不会袖手旁观。
因为在他的创业信条里,只有去持续颠覆,才能称得上是创业人生。
不过相比以前的“一言不合就开斗”,现在的周鸿祎也变得沉稳很多。
很少看到他再去跟同行斗狠的新闻了,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与外来病毒的斗争之上。
最近,周鸿祎积极建言献策,呼吁国家将网络安全升级为数字安全,打造覆盖数字安全应急防范体系。
他也在积极加速度布局,打好数字安全这场硬仗。
从软件安全到硬件安全,再从线上安全到线下安全。
从智能硬件到人工大数据,每个场景都不能漏掉。
在国际形势复杂、海外网络攻击频发的时代,周鸿祎若能守住最后一道安全线,不失为一件美事。
万维钢老师在著作《智识分子》里说过这样一段话:
“所谓英雄,就是超越了阶层出身、超越了周边环境、超越了性格局限。
拒绝按照任何设定好的程序行事,不能被大数据预测,能给世界带来惊喜、最不像机器人的人。”
在去年的互联网安全大会上,周鸿祎更是提出未来发展战略,构建一个国家级范围分布式安全大脑。
也就是说,未来在国内他只有朋友,没有竞争敌手。
在商海打拼沉浮的几十年里,周鸿祎就是这样特立独行的存在,总是不按常理出牌,常常打得同行措手不及。
有人说他就是创业英雄,时刻捍卫用户利益;
也有人说他桀骜自私,不惜一切代价追名逐利。从开始踏足商业领域到现在,关于他的争议一直就没断过。
不管结论如何,最终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赢得用户。
目前,周鸿祎在全国已经拥有上亿用户,身家1223亿,不可说不成功。
而关于周鸿祎的商业传奇,还在继续书写……
作者:朱小畅华子
周鸿祎:在中国实现财富自由并不难,挣一千万很难吗?
近日周鸿祎在他的社交媒体上放出了一段公司内部的讲话。讲话中周鸿祎谈到了在中国实现财富自由的这一话题。周鸿祎认为,在中国实现财富自由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周鸿祎放豪言 在中国实现财富自由并不难
周鸿祎表示,在中国要实现财富自由要1个亿,其实很简单,往小了说,把一千万做为目标,这个目标不高。周鸿祎表示,中国现在很多做人脸识别的根本没有核心技术,估值都好几百亿了,所以挣一千万很难吗?如果找对方法,不难。
此前,周鸿祎在社交媒体上也发布了一段短视频,提到了很多时候不应该空谈理想主义,有聪明才智的人值得更好的生活。为此他举了一个例子,国内黑客收入年薪几百万甚至上千万,360公司的黑客开的车比他的车还好。这恰恰就说明了手握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