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接单的黑客网站

黑客接单的网站,黑客网站,黑客技术,破解密码,破解技术

青少年当网络黑客的例子(青少年当网络黑客的例子图片)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少年黑客排行榜

中国的黑客有,但青少年不多,我们的小朋友们都只知道玩游戏.但有个中国黑客排行。如下:

NO1.网名:goodwell 所属组织;绿色兵团 介绍:中国最早黑客组织绿色兵团的创始人,中国黑客界泰斗级元老。 入选理由:作为中国黑客界最早组织创始人,goodwell领导下绿色兵团在网络界甚至更广领域都得到认同。他与其组织揭开中国黑客历史的序幕。他个人也因此受到黑客界的爱戴。虽然现在他本人已经很少在黑客界露面,其组织也已经解散。但他对黑客界的贡献仍是巨大的。

NO2. 网名:lion 所属组织:中国红客联盟 介绍:中国最大的黑客组织创始人,中国黑客界领袖人物。 入选理由:作为一个号称世界第五.中国第一的黑客组织掌门。lion曾领导八万红客进行多次对外黑客攻击。在对外大战中打响了lion以及红客联盟的名字,红客以成为代表着中国黑客界对外的标志。即使现在他已经退隐,组织已经解散。但他与其组织书写了中国黑客史的辉煌,在黑客界震慑力仍然很大。

NO3.

网名:coolfire

所属组织:飞鹰工作室

介绍:中国台湾著名黑客,中国黑客界元老人物

入选理由:作为黑客界元老级人物,coolfrie所编写的许多技术文章仍在指导着众多中国黑客技术方向。作为一位台湾黑客,他对海峡两岸统一的支持,对黑客界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coolfrie以他的能力做出值得人们尊敬的黑客篇章。

NO4.

网名:中国鹰派

所属组织:中国鹰派联盟

介绍:中国现在最大黑客组织创始人站长,中国黑客界泰斗级领袖。

入选理由:这位曾经加入绿色兵团后又创建了现在黑客界最大组织CEU的领袖。他经历了黑客界各大组织发展变迁,深刻了解黑客文化发展才创立现役规范规模的鹰派联盟。如今的鹰派联盟以成为黑客界权威组织,也使“中国鹰派”成为黑客界不可缺少的影响力人物。

NO5.

网名:陈三少

所属组织:第八军团

介绍:中国技术实力最强的黑客教学网站长,中国黑客界泰斗级领袖。

入选理由:三少领导下的第八军团成为教学网中技术实力最强的组织,他与老邪的黄金搭档摆脱了黑客教学平庸的局面,成为众多各段级黑客的集中地。这与三少的领导不无相关,三少以他低调的风格影响着新一代黑客走向。

NO6.

网名:教主

所属组织:华夏黑客同盟

介绍:中国黑客第一门户教学网站站长,中国黑客界领袖人物。

入选理由:华夏同盟作为中国黑客第一教学门户,影响着黑客界的未来发展,他作为站长在其中有着巨大作用。同时教主所开发的众多黑客程序一直是受黑客们欢迎的必备工具。他以平凡的事情影响着黑客界的未来。

NO7.

网名:孤独剑客

所属组织:黑客基地

介绍:剑客联盟站长,中国黑客界新一代黑客泰斗人物。

入选理由:曾经作为剑客联盟站长风云一时,现加入黑客基地,他的名字已经在黑客界家喻户晓。他正演绎属于他自己的黑客生涯,同时他用自身的技术实力征服着每个向往黑客的人,作为并不新的新一代黑客,未来黑客界还得靠他们。

NO8.

网名:冰叶

所属组织;中国蓝客联盟

介绍:中国网络界黑马组织的蓝客联盟组织部长,中国黑客界第一管理大师。 入选理由:作为曾经刹驰风云的黑客组织蓝客联盟组织部长,他以其天才的组织管理策划能力为蓝客联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由于内部原有的分裂和其它困境原因,一直得不到好的发展。他所创作论文对黑客组织发展有着指导性影响,为黑客界作出了贡献。希望在以后他能继续作为。

NO9.

网名:中华特攻 (King'Xer)

所属组织:中国网络安全部队、雷霆反计算机病毒小组

介绍:中国网络安全部队站长,雷霆反计算机病毒小组站长,中国黑客界新一代黑客泰斗人物。

入选理由:此人对软件程式编译及程式破解方面有较高的技术,对防火墙及反病毒技术有着深入的研究,曾写过不少技术论文《防火墙突破最新方案》、《雷霆教你反病毒》等一些有重要意义的文章就是出自此人之手,开发过不少黑客工具,其中“WINDOWS 2000 安全过滤系统”也是出自此人之手,为黑客界作出了贡献。

NO10.

网名:冰雪封情

所属组织:邪恶八进制

介绍:中国现役风云组织邪恶八进制站长,中国黑客界后起领袖人物。

入选理由:现在如日中天的邪恶八进制在冰雪封情的正带领走向另一个新的高峰,在进入黑客界并不很久的情况下冰血封情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自己和所在组织,并影响着其他黑客向着更高顶峰攀登,期待着他能更多的为黑客文化作出更多贡献。

上网危害的事例 快啊

一、首例计算机软件黑客误报案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于今年4月17日对首例计算机软件黑客误报案件作出终审判决:维持一审判决,驳回上诉。1999年4月,因北京江民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生产的反病毒软件产品KV300对北京翰林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办公自动化助写软件产品“写作之星”误报有黑客程序,导致翰林汇公司诉江民公司侵犯商誉纠纷案件。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并于1999年12月17日作出一审判决:江民公司侵权成立,应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点评:这本是两年前发生的案件,经过两审到今年才宣告终审。通过这个案件,我们知道了杀毒软件也会误报,这种误报在现有技术下是不可能被完全排除的。在误报发生之前,被告对这种缺陷所造成的损害不承担责任。在误报发生后,被告接到原告的及时通知,应该及时的予以补正缺陷并公开消除影响。本案中,江民公司尽管补正了这一缺陷,但没有积极的去消除影响,侵犯了原告商誉权。

今年新病毒一个接一个的出现,使得杀毒软件市场愈加红火,这个案件给各厂商敲了一个警钟:对反病毒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该如何去处理。

二、新浪搜索引擎案

《诗刊》杂志副总编叶延滨2001年1月3日致函新浪网,称通过该网站的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路上的感觉叶延滨”,可以在国际互联网上的他人网站上检索到他的作品。叶延滨以新浪网站未经其同意而上载了其作品《路上的感觉》为由要求新浪网站停止此行为。后叶延滨又将新浪网站告到法院。叶延滨认为新浪网站提供搜索引擎服务进行链接,其行为侵犯了他的著作权,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权,赔偿原告经济损失4万元。

被告从搜索引擎的工具性、公共性出发辩论对其没有直接上载只是提供的链接不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后法院认为检索服务并不等同于作品的使用,在6月21日判决驳回原告叶延滨的全部诉讼请求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点评:在今年众多网络著作权纠纷中,为什么会选择这一个,我认为此案的判决实际上为搜索引擎的检索服务确定了法律性质。搜索引擎是互联网服务的一个基本功能,如果新浪在此案中的败诉,那互联网的发展将真是前途渺茫了。

三、东方网案件

上海东方网(eastday.com和eastday.com.cn)在偶然中发现网上还有一个“东方网”,其域名(eastdays.com和eastdays.com.cn)与上海东方网相近,网站名称也是“东方网”,标志也惊人的相似。并且页面形式和内容涉嫌全面抄袭上海东方网。经调查该网站是山东济南开发区梦幻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发中心所开设。于是上海东方网认为被告侵犯其多项权益,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诉至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2001年4月24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抄袭原告网站的页面样式、链接图标以及实施虚假宣传,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故责令被告向原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和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30万元。但是,法院没有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使用和注销其恶意抢注的“eastdays.com”、“eastdays.com.cn”的域名。此案成为国内众多域名纠纷案中,第一例被告胜诉、没有被判决停止使用和注销其域名的案件。

一审判决之后,当事人双方都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后来经过协商,双方在 7月7日签署了和解协议,原告以不申请执行一审判决为条件换取了被告的致歉声明和主动撤销两个域名。

点评:在本案的审理过程中,被告提出的一些申辩理由,诸如员工练习网页制作等等,确实让人啼笑皆非。法院认定了被告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原告胜诉,但不正当竞争的重要工具,即与上海东方网相类似的域名却没有判处停止使用和注销其域名。这确实有点让人深思,这样的官司不就白打了。还好双方在二审中达成了和解,东方网以放弃了一审判决为代价才换来了撤销两个域名。

四、神龙卡非法传销案

8月24日,“神龙数码广告卡”非法传销一案告破。此案犯罪嫌疑人林杰雄注册了“广东省广州市东方神龙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神龙公司利用互联网在各地进行非法传销,对外宣称,购买“神龙数码广告卡”后,凭卡登录神龙网站点击广告,每点击一次可获得0.3元回报(每天限33次,每张卡限期3个月),每10天支付一次,三个月可获回报891元,扣除购卡费380元外,可获利511元。由于这一巨大利润的诱惑,今年4月起,“神龙数码广告卡”的销售量出现巨幅增长。到6月17日,神龙公司收回的资金已经不能支付网民的点击广告费,林杰雄开始策划携款潜逃。后公安部门根据举报及时将主要犯罪嫌疑人抓获。此案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的20余万人,共销售“神龙数码广告卡”87万余张,涉案总金额2.34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00余人,缴获“神龙数码广告卡”6万张,冻结、扣押赃款近2000万元。

点评:由于网络的特性,网络犯罪更加便利,影响更大,再加上利用网民发财的心理,传销诈骗案件时时发生。“神龙卡”案件只是非法传销案件中的一件,在今年破获的利用互联网非法传销的案件比比皆是,如4月上海曾经破获了网络传销第一案。传销改头换面在互联网上出现,不少想借助互联网发财的网民可要当心了,不要上当受骗。

五、深圳BBS侵权案

今年,深圳市的首宗BBS侵权案,原告振业公司要求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其1000万。因为所购买的振业景洲大厦,存在质量差、消防隐患严重、物业管理乱收费等问题,在今年3.15期间,邹居住的振业景洲大厦的业主委员会开通了一个维权网页“景洲315”,他成为该网页的版主。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论坛,原告发现其中有多个辱骂“振业”的帖子,经调查发现IP是被告上网所使用的局域网的IP地址,因此认为被告不仅在该网页恶意登载与事实不符的文章,而且公然以污辱性语言为题,贬损原告的人格,破坏原告的名誉。但在诉讼中被告以“论坛”中的观点意见不代表“版主”的意见,应该由作者来承担责任,与论坛无关,而作者不知何人。此案还在审理之中。

点评:对于BBS的言论侵权问题目前在我国经常发生。这一问题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法律规定,1997年12月30日公安部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对于BBS的管理已经做了初步规定,去年实施的《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规定的更加明确具体。

六、海底光缆案

9月27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向广州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被告上海新海天航运有限公司赔偿因其所属船只钩断中美海底电缆造成的经济损失4000万元。原告起诉称:9月20日,联系亚洲和北美的中美海底电缆中断,使亚洲部分地区同北美之间的互联网连接受到影响。中美电缆断裂的大致位置在距汕头电缆登陆站20公里的地方。事故起因是被告上海新海天航运有限公司所属的“安达海”轮船因选择锚位不当及未运用良好船艺避风和防止走锚,致使走锚时钩断电缆,造成通过该电缆的通信中断。电缆被钩断后,原告不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修复,而且该电缆的使用年限及通信质量也受到极大影响。针对原告的起诉,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证据不足,无法证明是“安达海”钩断电缆。此案仍在审理之中。

点评:海底光揽年内是第二次发生阻断,中国电信在2月份面对用户提出的赔偿质疑之后,第二次阻断断然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利益。本案的关键是中国电信能不能拿出充足的证据是被告所为。

七、电信磁卡案

7月份,85位消费者以磁卡话机减少、打电话不方便为理由起诉有关电信部门,最后原告达到了三百多名。尽管围绕这个案件的受理曾有过反复,案件最终于10月24日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立案。此案仍在审理之中。

由于技术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磁卡电话整机及零部件在日本逐渐减产直至停产,国内话机正常维护也因此难以保障。磁卡将在今年12月31日退出历史舞台。面对中国电信提出的更换为IC卡的解决方式,众多消费者仍表示不满,要将诉讼进行到底。

点评:磁卡机减少,使得消费者打电话不方面。中国电信既然推出了这项业务,必须要做好售后服务,不能“过河拆桥”。现今,磁卡机要正式停止使用,中国电信该如何善后,确实要费番脑筋。

八、新浪邮箱缩水案件

收费邮箱在2001年成为趋势,不少网站在推出收费邮箱的同时,对原免费邮箱也“动手动脚”。其中新浪就把原免费邮箱的容量从50M缩减成5M,引起另外广大新浪用户的不满,网上讨伐声一遍。

9月19日天津律师来云鹏以新浪网未经对方同意擅自变更邮箱容量,违反他与新浪网缔结的免费电子邮箱服务合同为由一纸诉状将新浪网告上了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案件的焦点在于新浪在提供注册的电子合同中注明保留有随时中断服务的权利的格式条款,是否有效。

11月15日,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经过两个半小时的审理,合议庭作出了一审判决,认定原告认为被告调整免费电子邮箱容量是未经其允许擅自变更合同内容的违约行为,既无事实根据,也无法律支撑,因此宣判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并判定原告自行承担诉讼费用。

点评:此案是关于电子邮箱注册条款即网上的格式合同是否有效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争议的第一案,因此备受关注。尽管来云鹏不服一审判决,已经提起上诉,但这个案件毕竟能给我们消费者在互联网上接受免费或者收费的服务时要慎重的去点击“我同意”了。

九、杨建初诉爱立信案

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爱立信手机质量纠纷案,12月3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做出了一审判决,判令爱立信退还原告购机款,并赔偿交通费、误工费、食宿费等3700元。但原告需承担4008元案件受理费中的3755元。

杨建初去年5月1日在广州购买了一部爱立信T18SC手机,不久即发现这部手机存在“自动关机、显示失灵、死机、按键失灵、不能开机、不能充电”等问题,10个月内一共修了6次。7月5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他的诉讼,他向爱立信提出了12万元的巨额索赔。在他索赔12万元清单中,包括因手机自动关机造成妻子、单位误会,他赴乌鲁木齐向妻子解释原因的交通费以及因手机误事被单位解聘6个半月的失业损失等。在一审判决中,法院认定了手机质量问题,但认定爱立信不属于欺诈。

点评:杨建初曾大张旗鼓的在媒体上号召消费者一起来起诉爱立信,后朝阳区法院只是受理了他一个人的起诉。赢了官司,但赔了55元。这起案件再一次的告诉我们消费者在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要慎重,不要过于盲从。

十、阿里巴巴中文域名纠纷案

12月11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我国我国首例中文域名注册纠纷案件审结。案件缘由是北京正普科技公司到CNNIC注册“阿里巴巴”域名时,被告之这个域名已经预留给他人。不久,阿里巴巴网络技术公司就在CNNIC注册了这个中文域名。正普公司认为CNNIC的这种做法违反了《合同法》“先申请,先注册”的原则,因而诉至法院。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CNNIC未按照“先申请先注册”的原则给正普公司注册“阿里巴巴”中文域名的行为是错误的,但应允许CNNIC对某些符号、行政区划、政府机关、教育机构等的名称采取必要的预留措施。阿里巴巴网站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若他人再注册“阿里巴巴”域名,会导致误认,也会给阿里巴巴网站的权益造成损害。

点评:阿里巴巴留住了中文域名,避免了以后说不清的纠纷,这对我们为解决日益紧张的域名资源而增加域名后缀时如何保护知名企业以及有关特殊组织的域名提供了法律经验,也为CNNIC在域名管理过程中的一些权限予以了法律确认。

【下部:立法篇】

2001年,对IT业来说是不景气的一年。就是在这一年,中国IT业的健康发展倍感需要法律的保障。这一年,中国继去年出台了七部网络内容法规之后,IT立法再次大踏步。法律调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网吧、域名、著作权等等。立法的形式也多样,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等等。整体来说,法律正在逐渐管制IT。以下就对一些重要的立法作一点评。

1、《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

互联网的兴起,网吧也逐渐遍布街头巷尾。网吧是一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了上网的方便,培养了众多网民,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淫秽色情形成公害,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引起各界关注。年初的政协会上几位政协委员联名强烈建议取消网吧,一时网吧的死活成了社会的焦点。4月12日,信息产业部等四部门联合制订颁发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各地同时按照国务院的有关通知精神对网吧展开了一场风风火火的大检查。

点评:这部行政法规没有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棒子把网吧“打死”,并且里面不少的内容都着眼于网络业的发展,并且还有一些新突破的规定。电脑游戏的解禁为网吧的发展和整个中国游戏行业特别是网络游戏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按照这个管理办法的规定,各地网吧的管理更加有序。但是令我们担心的一样存在,对青少年上网的限制并没有落到实处,各地青少年上网聊天上当受骗的事例仍常常见诸报端。众多网吧把限制青少年上网的警示牌当成了身份合法的“招牌”了。

2、北京市《北京市网络广告管理暂行办法》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广告作为互联网站赢利的最主要途径,也在冲击着传统广告。相比之下,网络广告有着众多特性,使得调整传统广告的《广告法》束手无策。我国尚没有专门调整网络广告的法律,使得网络广告滋生了一些新问题: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三者之间的定位和界限十分模糊,从而在网络广告的发布过程中缺少相应的制约,网络广告相比传统广告更容易出现虚假;还有众多的电子邮件广告问题。针对网络广告出现的种种问题,北京、浙江等地开始制定自己的地方法规,进行调整。北京市率先颁布了《北京市网络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并已于5月1日起实施。

点评:北京市这部关于网络广告管理的暂行办法尽管仅仅是一部地方性法规,但在今年仍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毕竟标志着我国网络广告市场的监管开始逐渐规范。这个管理暂行办法以广告法为依据,对网络广告的形式、网络广告的主体以及市场的监管有了初步的规定。尽管里面内容还有众多不完善之处,通过在北京市的贯彻实施,为我国网络广告法的制定为提供一笔丰富的立法经验。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由于域名所具有的商业价值和人们的习惯,让域名抢注十分猖獗,特别是互联网发展相对落后的中国。对于域名纠纷,主要借助域名管理机构的管理规定,司法也早已经介入了域名纠纷。但是缺少法律依据,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如何适用成为问题。7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实施了《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公众关注的域名纠纷案件的案由、受理条件和管辖,域名注册、使用等行为构成侵权的条件,对行为人恶意以及对案件中商标驰名事实的认定等,都作出了规定。

点评:这标志着我国日益增多的网络域名纠纷的审理从此有了明确具体的法律依据。尽管这是一个司法解释,这也标志着我国在计算机网络这一新的领域里已设置了对商标特别是驰名商标、商号以及合法公平竞争、域名等民事权益的司法保障制度,建立了我国解决域名纠纷的司法机制,完善了域名保护体系。依照这个司法解释,商标的域名保护范围盖棺定论,对域名的保护既包括了企业的驰名商标,也包括了企业普通的注册商标。当然这部司法解释并不是解决域名纠纷的“万能钥匙”,对于涉外的域名纠纷,要按照中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涉外程序来办理,也就并不一定适用这部司法解释。

而后爆发的网络实名和通用网址之争,再一次把商标的权利扩展问题摆到桌面,在这新的一种网络地址解析的方式下保护企业的商标权也迫切地需要法律的规范。

找一些著名黑客的故事!

世界十大黑客

十大超级老牌黑客之:李纳斯

Linux这部史诗发端于赫尔辛基。似乎天下的黑客都在为自己的生命创作源程序,李纳斯也不例外。他的家就在离市中心不远的Kalevagatan(与卡勒瓦拉很相近)大街。这是一个19世纪的建筑与现代化平房交相呼应的地方。李纳斯与妻子住在这里。他的家很像是大学生的集体宿舍,楼梯下总放着一排排自行车。

李纳斯本人看起来就像一名学生,而不像道士。他中等身材,浅褐色头发,蓝眼睛,目光透过镜片直直地射向你,只有浓密的眉毛是黑色的,衬着一张孩子气的脸庞。他的房间四周排列着许多书籍,里面布满了油画和各种装饰品,相当低廉的窗帘,两把扶手椅之间挂着发干的鳄鱼皮,房间里还有两只目空一切的猫和几台计算机:三台PC,一台Power Mac,还有三台从DEC借来的基于Alpha芯片的微机。它们不起眼地布置在房间的角落中。另外一样很有意思的东西不易察觉:那是一根将计算机连到缁安遄�牡枷撸�馐峭ㄏ蚧チ��?56K的专线,由当地的一家ISP安装并承担费用,它是对这位Linux道士的象征性奖励。

主要成就:好像是谈论梦想,又好像是“X档案”中的一段情节。一个21岁的芬兰大学生,在学生宿舍里写了一个操作系统的内核--Linux,然后公布于众,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程序员为之增补、修改和传播,短短几年就拥有了1000多万的用户,成为地球上成长最快的软件。李纳斯.托沃兹(Linus Torvalds),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电脑程序员、黑客。Linux内核的发明人及该计划的合作者。托瓦兹利用个人时间及器材创造出了这套当今全球最流行的操作系统内核之一。使自由软件从产业思想运动演变成为市场商业运动,从此改变了软件产业,乃至IT产业的面貌。

十大老牌黑客之:沃兹尼克

在硅谷,一个人要赢得好名声远比赢得大把的钱财要困难得多。因为财富是声名鹊起的基本条件。而要赢得财富,就必须勾心斗角,逐利而去。因此无论是苹果的乔布斯、Oracle的埃里森还是英特尔的葛鲁夫,都只能在当地获得毁誉参半的名声。但是,如果在硅谷还有唯一一位大家公认的“好人”,那么这个人肯定非沃兹莫属。

这位当年的技术天才,淡泊名利,性格纯朴,早早离开了热闹的中心。这也注定了他必然与计算机业沿着不同的路线,书写各自的历史。现在,昔日的战友乔布斯又在叱诧风云,而他则过着自己安静的生活。

十大超级老牌黑客:丹尼斯.利奇和肯.汤普生

不可思议的是,当初这个操作系统的诞生,并不是为了把它推向市场,甚至不是为了让更多人使用,而仅仅是作者为了便于自己使用,而且初衷是为了自己更方便地玩游戏。连Unix这个别扭的名字,也是对早期一个名为Multics操作系统开玩笑的称呼。在后来的获奖答谢中,作者之一的丹尼斯.里奇坦然说:“我们的目的是为自己建立一个良好的计算机工作环境,当然也希望大家都能喜欢它”。

然而,在这不经意间,奇迹诞生了,再一次验证了IT业的创新往往是兴趣,而不是大把大把的金钱使然。经过10年的内部使用,于70年代中期开始。Unix第一次公诸于世,就慢慢走向成功,震动整个计算机业。1969年开始工作时,里奇和汤普生根本没有想过要掀起业界的狂热,在1974年以前,他们甚至没有发表过任何关于项目的消息。而当Unix露面时,他们还惊奇于会引起如此大的兴趣。他们并没有积极推销,大学、研究机构可以免费使用,而且还提供源代码。

主要成就:贝尔实验室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工作组的创造力的推进剂。里奇和汤普森在1969年创造了UNIX, UNIX是小型机上的一个一流的开放操作系统,它能帮助用户完成普通计算、文字处理、联网,很快成为一个标准的语言。

鲜为人知的事实:由汤普森和他的贝尔实验室的同事罗布.派克(Rob Pike)创造的Plan 9,是由UNIX衍生的下一代操作系统

十大老牌黑客之:斯托曼

主要成就:老牌黑客。1971年,斯托曼在街上找到一份MIT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工作。当时他是哈佛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后来,斯托曼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打破了软件是私有财产的概念。

第一次接触计算机:1969年在IBM纽约科学中心,时值16岁。自己独特的黑客工具:在上世纪80年代,斯托曼不拿MIT的薪水但继续在其中的一个办公室工作。在那里他创造了一个新的操作系统GNU--GNU是"GNU’s Not Unix"的缩写。鲜为人知的事实:曾获得麦克阿瑟基金24万美元天才奖。

十大老牌黑客之:约翰.德拉浦

主要成就:发现了使用(“嘎吱嘎吱船长”牌的)麦片盒里作为奖品的哨子(向电话话筒吹声)可以免费打(长途)电话。Cap’n Crunch给几代黑客引入了“盗用电话线路”打(长途)电话的辉煌思想。

第一次接触计算机:青少年时期,试图使投币式公用电话确信得到他的硬币和接通他的电话。

自己独特的工具:嘎吱嘎吱船长牌的麦片盒里的玩具口哨,能够产生2600赫兹的音调,这是(让电话系统)开启一个(电话)呼出的蓝匣子(用这种装置侵入电话系统),用户就也可以免费地打(长途)电话。(随后的奥斯卡梅耶韦纳Oscar Meyer weiner口哨也曾一度获得电话飞客们的青睐)

十大超级老牌黑客之:米特尼克

主要成就:他是第一个在美国联邦调查局“悬赏捉拿”海报上露面的黑客。他由于只有十几岁,但却网络犯罪行为不断,所以他被人称为是“迷失在网络世界的小男孩”。

米特尼克的圣诞礼物来自联邦通信管理局(FCC)。FCC决定,恢复米特尼克的业余无线电执照。从13岁起,无线电就是米特尼克的爱好之一。现在,他仍然用自制电台和朋友通话。他认为,正是这一爱好引发了他对计算机黑客这个行当的兴趣。不过,这份执照恢复得也并不轻松,他必须交付高达16,000美元的罚款。“这是世界上最贵的一份业余无线电执照,米特尼克说,‘不过我仍然很高兴。’”

十大超级老牌黑客之:雷蒙德

任何一场革命或者运动都需要一个理论家,需要一份纲领性的文献,起到真正的“画龙点睛”的神效。除了架构极具思辩力和逻辑性的理论体系,更需要激发起人们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为同行者的士气传递极具煽动性的烈焰。目前,这场正在颠覆软件业传统商业模式的自由软件运动也不例外。自由软件精神领袖当然是理查德.斯托尔曼(Richard Stallman),但他太超凡脱俗,而且,除了提出核心理念外,斯托尔曼缺乏著书立作的能力。这些局限,使得埃里克.雷蒙德(Eric S. Raymond)脱颖而出,担当了这个角色。如今,他已经成为开放源代码运动(脱胎于自由软件运动)和黑客文化的第一理论家,不可动摇。

雷蒙的策略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一般认为,1998年Mozilla的发布主要归功于他。大多数黑客和主流观察家也同意,正是雷蒙将开放源代码的理念成功地带到了华尔街。但是也有批评他的声音:有一些黑客认为他利用这些机会为自己打广告,而他对理查德.斯托曼和自由软件基金会的理想主义所进行的批评,以及所采取的更务实、更符合市场口味的线路,也曾经在黑客社群里掀起了不小的政治对立。

十大超级老牌黑客之:卡普尔

1971年,卡普尔从耶鲁大学毕业。在校期间,他专修心理学、语言学以及计算机学科。也就是在这时他开始对计算机萌生兴趣。他继续到研究生院深造。20世纪60年代,退学是许多人的一个选择。只靠知识的皮毛,你也能过日子。那些年里,卡普尔1年可以挣1.2万美元。他漫无目标地在游荡,正如他后来描绘自己这一时期的生活时所说,他成了一个“有知识的吉普赛人”。

主要成就:在80年代中期,卡普尔与盖茨是美国软件业的双子星。1982年创办Lotus公司,并担任CEO。推出个人电脑“杀手级应用”软件Lotus1-2-3,1985年,Lotus员工已达千人,是当时最大的独立软件公司。直到1988年4月,微软才超过Lotus,成为头号软件公司。卡普尔发起创办的电子边疆基金会(EFF),维护黑客利益,被称为是计算机业的美国公民自由协会(ACLU)。卡普尔也因此成为80年代和9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人物和黑客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卡普尔是硅谷黑客理念的真正体现:反对公司、不裱�髁骶�瘛⒏挥写丛臁⒊缟谐鍪馈8谴脑蚴窍执�诳偷奶逑郑�肟ㄆ斩�纬上拭鞫哉铡8谴氖欠椿�降男は瘢���郧浚��秩胧溃�非罄�妫��墓�疽惨匝怪谱杂啥�晒Γ�霾�舐�⒈孔尽⒋看庖陨桃登��牟�贰S胨�啾龋�ㄆ斩��且晃幻窦涞挠⑿邸6�谴脑蚴侵髁魃缁岬挠⑿邸?/P

十大超级老牌黑客:莫里斯

主要成就:这位美国国家计算机安全中心(隶属于美国国家安全局NSA)首席科学家的儿子,康奈尔大学的高材生,在1988年的第一次工作过程中戏剧性地散播出了网络蠕虫病毒后,“Hacker”一词开始在英语中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在此次的事故中成千上万的电脑收到了影响,并导致了部分电脑崩溃。

第一次接触计算机:在家里。莫里斯的父亲曾从NSA带回把一台原始的神秘的密码机器到家里。它成为一家人的谈资。

1988年冬天,正在康乃尔大学攻读的莫里斯,把一个被称为“蠕虫”的电脑病毒送进了美国最大的电脑网络--互联网。1988年11月2日下午5点,互联网的管理人员首次发现网络有不明入侵者。它们仿佛是网络中的超级间谍,狡猾地不断截取用户口令等网络中的“机密文件”,利用这些口令欺骗网络中的“哨兵”,长驱直入互联网中的用户电脑。入侵得手,立即反客为主,并闪电般地自我复制,抢占地盘。

当警方已侦破这一案件并认定莫里斯是闯下弥天大祸的“作者”时,纽约州法庭却迟迟难以对他定罪。在当时,对制造电脑病毒事件这类行为定罪,还是世界性的难题。前苏联在1987年曾发生过汽车厂的电脑人员用病毒破坏生产线的事件,法庭只能用“流氓罪”草草了事。

1990年5月5日,纽约地方法庭根据罗伯特.莫里斯设计病毒程序,造成包括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军事基地和主要大学的计算机停止运行的重大事故,判处莫里斯三年缓刑,罚款一万美金,义务为新区服务400小时。莫里斯事件震惊了美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而比事件影响更大、更深远的是:黑客从此真正变黑,黑客伦理失去约束,黑客传统开始中断。大众对黑客的印象永远不可能回复。而且,计算机病毒从此步入主流。、

注:匿迹 希望称为第11位

别人家的孩子:作业太多黑掉学校网址,汪正扬13岁成国内最小黑客吗?

然而,互联网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最受诟病的隐私保护问题。在绝大部分人都只会使用互联网,不懂其内核的情况下,互联网“骇客”诞生了,他们以攻击他人系统、获取他人密码等机密为业;相应的,出现了互联网“黑客”,他们充当着发现和修复系统漏洞的角色。作为互联网行业“精英”,成为一名合格黑客通常需要经历长时间的学习与实践,然而各行各业都有天才,IT行业也不例外。我国就有一位天赋异禀的男孩,被誉为中国最小黑客天才,他就是汪正扬。

电脑黑客剧照

汪正扬出生于2001年,正是电子设备刚刚兴起的时候。电脑开始走入千家万户,普通家庭也完全可以接触得到,汪正扬也不例外。2009年,小学二年级的他开始接触一些电脑游戏。在当时,电脑游戏还被大部分父母视为“洪水猛兽”,很多家长将孩子成绩下降的原因归结于电脑游戏,“网瘾少年”的称呼开始兴起,青少年沉迷网络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限制孩子使用电脑时长,甚至完全禁止孩子在读书期间接触电子设备。

汪正扬近照

幸运的是,汪正扬父母相信他可以安排好自己的时间。父母认为,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多了解一些电子产品相关知识并无坏处。如果他是真的感兴趣,将来选择从事电子产品研发或技术相关工作,也是不错的选择。为此,父母还给他买了一些计算机方面的书籍,这些专业书对于大部分行外人来说,都十分枯燥无味,更别说是普通小学生。不过,汪正扬确实在这方面有非同一般的天分,晦涩难懂的书籍他读得津津有味。在学习了一些基础知识后,他开始自己摸索创作,并制作了一些小程序。2001年,他用攒下来的零花钱买下一个网站,用以储存自己制作的程序;2013年,他制作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站。

汪正扬写程序近照

2013年,12岁的他遇到了大部分小学生都曾面临的“困境”——作业太多。汪正扬解决问题的方式十分与众不同:他黑掉了学校网址。这着实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校方也没有想到这是一个小学生做到的。父母从这件小事中看到了孩子的天分,在询问、了解了他黑掉校园网站这件事后,父母并没有“一刀切”地禁止他上网,而是对他进行了正确的思想引导。在父母教育下,汪正扬懂得了不能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破坏社会规则。自此,他开始沉下心来做网站。

世界上十大黑客事件

回顾历史十大黑客事件:不堪一击的系统

--------------------------------------------------------------------------------

2005年11月29日 15:32 天极yesky

DNA杂志籍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企业协会(Nasscom) 与孟买警方开展互联网安全周活动之时,回顾了历史上的十大黑客事件——即使是那些被认为固若金汤的系统在黑客攻击面前总显得不堪一击。

20世纪90年代早期

Kevin Mitnick,一位在世界范围内举重若轻的黑客。世界上最强大的科技和电信公司——诺基亚(Nokia),富士通(Fujitsu),摩托罗拉(Motorola),和 Sun Microsystems等的

电脑系统都曾被他光顾过。1995年他被FBI逮捕,于2000年获得假释。他从来不把自己的这种入侵行为称为黑客行为,按照他的解释,应为“社会工程(social engineering)”

2002年11月

伦敦人Gary McKinnon于2002年11月间在英国被指控非法侵入美国军方90多个电脑系统。他现在正接受英国法院就“快速引渡”去美国一事的审理。下一次听证会即将在近日举行。

1995年

来自俄罗斯的黑客Vladimir Levin 在互连网上上演了精彩的“偷天换日”。他是历史上第一个通过入侵银行电脑系统来获利的黑客。1995年,他侵入美国花旗银行并盗走1000万。他于1995年在英国被国际刑警逮捕。之后,他把帐户里的钱转移至美国,芬兰,荷兰,德国,爱尔兰等地。

1990年

为了获得在洛杉矶地区kiis-fm电台第102个呼入者的奖励——保时捷944 s2跑车,Kevin Poulsen控制了整个地区的电话系统,以确保他是第102个呼入者。最终,他如愿以偿获得跑车并为此入狱三年。他现在是Wired News的高级编辑。

1983

当Kevin Poulsen还是一名学生的时候,他就曾成功入侵Arpanet(我们现在使用的Internet的前身)。Kevin Poulsen当时利用了Arpanet的一个漏洞,能够暂时控制美国地区的Arpanet。

1996

美国黑客Timothy Lloyd曾将一个六行的恶意软件放在了其雇主——Omega工程公司(美国航天航空局和美国海军最大的供货商)的网络上。整个逻辑炸弹删除了Omega公司所有负责生产的软件。此事件导致Omega公司损失1000万美金。

1988

年仅23岁的Cornell大学学生Robert Morris在Internet上释放了世界上首个“蠕虫”程序。Robert Morris最初仅仅是把他这个99行的程序放在互联网上进行试验,可结果却使得他的机子被感染并迅速在互联网上蔓延开。美国等地的接入互联网电脑都受到影响。Robert Morris也因此在1990年被判入狱。

1999

Melissa病毒 是世界上首个具有全球破坏力的病毒。David Smith在编写此病毒的时候年仅30岁。Melissa病毒使世界上300多间公司的电脑系统崩溃。整个病毒造成的损失接近4亿美金。David Smith随后被判处5年徒刑。

2000

年仅15岁的MafiaBoy(由于年龄太小,因此没有公布其真实身份)在2000年2月6日到2月14日情人节期间成功侵入包括eBay,Amazon 和Yahoo在内的大型网站服务器,他成功阻止了服务器向用户提供服务。他于2000年被捕。

1993

自称为骗局大师(MOD)的组织,将目标锁定美国电话系统。这个组织成功入侵美国国家安全局(NSA),ATT和美利坚银行。他们建立了一个可以绕过长途电话呼叫系统而侵入专线的系统。

有没有关于网络对青少年影响的事例阿?

你一定是一个有子女的家长吧```

想对孩子举例说明上网不好是吗?

我也才18岁 只要不要对游戏太迷恋 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要分清`` 以前我也很喜欢上网。。 幸好我能很好的控制自己。。 好了不多好了 要关于网络对青少年影响的事例!~ 有 很多`

近年来,青少年网络犯罪呈上升趋势。本调查所指网络犯罪是指因网络引起发的各种犯罪,非指制造电脑病毒、电脑黑客等计算机犯罪行为。为说明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首先举出三个典型案例,以助于对此问题的深入了解和探讨。

案例一:2003年4月17日,三个12-14岁的学生因上网没钱,将一个看大门的老人打死,抢走67.36元钱。作案后,回到网吧继续上网。

案例二:2003年7月14日,某市的一个15岁的青年因上网成瘾,整天迷恋于网络游戏,平时少言寡语,精神呆滞,长时间逃学。其母见儿子如此沉迷,多次劝阻无效,同其父商量好后,将儿子锁在家中。五日后,这个青年因网瘾大发,开始焦躁不安,同其母争吵几句后,便将其母杀死,造成血案。

案例三:2005年3月,某县两个高中学生经常上网聊天。男生甲以少女的身份约男生乙半夜在某处约会,乙生信以为真,半夜翻过学校院墙,不幸将左腿摔折。后来,乙生知悉此事,为报复将甲生打成轻伤,二人家长也为此事诉诸公堂。

这仅仅是近年来发生的三个典型案例,实际上,因迷恋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偷钱上网,以及造成社会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例经常发生。那么,造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都有哪些呢?本调查将从内在原因和外部影响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一、 青少年网络犯罪产生的原因

1、内在原因。青少年网络犯罪,其内在原因是他们正处于成长期,心理发育尚不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未形成。他们对外界事物分析能力差,冲动性强,性格可塑性大,办事往往不计后果。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容易受外界事物的感染,好奇心强,爱玩网络游戏,上网聊天,如不正确引导,往往沉迷于网络之中,或者引发网络犯罪。

2、外部影响。造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网吧审批不严。国务院《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2年11月15日起施行。但是在审批过程中,还存在着审批不严问题。如《条例》第九条规定:“中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和居民楼(院)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经营业务。”可实际情况是,不足200米距离的,仍批准设立网吧。一些学生往往借口去医院、自习、中午等时间去网吧玩。有的网吧假借“电脑学校”、“电脑培训”等名义开办网吧营业,有关部门视而不见,仍旧批准设立。

二是管理不严。《条例》规定:“互联网上网营业场所每日营业时间为8时至24时”、“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网吧内“不得吸烟”等等。可实际情况是,网吧接纳的绝大多数是中小学生,而且大都是未成年人。管理人员根本就不查证件,网吧里随便吸烟,没人限制,满屋子乌烟瘴气,空气质量极差。一些上网成瘾的学生,通宵上网。管理者为了赚钱,也从不限制。

三是,《条例》规定处罚裁量过宽。如《条例》第三十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文化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5000以下的罚款。”而且这个《条例》没有实施细则,执法人员处罚裁量范围过大。处罚裁量权过大,往往造成徇私枉法、徇情枉法,也会为不正之风开方便之门。

二、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的对策

1、严格审批,有关部门要从关心下一代成长的角度出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把审批关。要根据《条例》的有关规定,凡是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批。上级主管部门,应把审批程序、标准等作为监督、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下级部门实施监督。

2、要从严管理,凡是距离中小学校不足200米的网吧,应一律取缔。对违法接纳未成年人、不制止吸烟等违法经营、超时间营业的,有关部门要加强检查,一经发现,要从重处罚。有关部门不但要“明察”,还要“暗访”,对网吧从严管理。

3、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网德”教育,中小学的社会课,应增加“公共网德课”。学校不但要教孩子学电脑,还要教育他们遵守社会公德,对他们讲清网络的利与弊、益与害,讲清网络的虚拟性、成瘾性等等,提早进行防范。

4、《条例》应出台补充细则,增强可操作性,防范钻法律的空档。

5、有关部门要从严执法,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发现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的,必须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绝不宽贷。

青少年网络犯罪是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越是经济发达地区,犯罪率越高。贫困地区因网络未能普及,犯罪率也相对低一些。整个社会都应来关心下一代,防范网络犯罪,为他们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使他们得到健康的成长。

来源:反贪局 作者:刘凤才 关晓光 赵先莉 审核:周洪有

录入:潘春富

克东县人民检察院

2005年11月01日-08:18

  • 评论列表:
  •  澄萌九龄
     发布于 2022-09-10 09:12:59  回复该评论
  • 面样式、链接图标以及实施虚假宣传,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故责令被告向原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和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30万元。但是,法院没有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使用和注销其
  •  丑味叔途
     发布于 2022-09-10 06:24:17  回复该评论
  • 中注明保留有随时中断服务的权利的格式条款,是否有效。 11月15日,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经过两个半小时的审理,合议庭作出了一审判决,认定原告认为被告调整免费电子邮箱容量是未经其允许擅自变更合同内容的违约行为,既无事实根据,也无法律支撑,因此宣判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并判定原告自行承担诉讼费用。
  •  拥嬉听茶
     发布于 2022-09-10 11:12:52  回复该评论
  • 获得假释。他从来不把自己的这种入侵行为称为黑客行为,按照他的解释,应为“社会工程(social engineering)” 2002年11月 伦敦人Gary McKinnon于2002年11月间在英国被指控非法侵入美国军方90多个电脑系统。他现在正接受英国法院就“快速引渡”去美国一事的审理。下一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